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9:40 点击次数:116
在大家眼里,科学家搞发明、博士生做科研,谁又能想到,一项只有几个西方国家掌握的航空发动机绝密技术,却被我国一个小伙攻克了。
更让人惊讶的是,这位年轻人既没有高学历,也没有高职位,只是一名具有初中学历的普通车工,却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,他就是洪家光。
穷孩子学艺洪家光,1979年出生在沈阳一个农村家庭,家里孩子较多,他排行老五。父亲身体不太好,在家种着几亩田地,母亲为贴补家用则在外面清运垃圾。
洪家光很体谅家里的难处,做完功课便与母亲一起外出干活。
学习上他也非常努力,但家庭条件有限,初中毕业那年他没有报考高中,而是选择了技校,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学业上的进步。
从家到学校,每天乘车往返需要4个多小时,他早上5点多出门,晚上8点多才回到家。
洪家光不仅没有抱怨累,反而利用在车上的时间来看书,3年他看完了《车工工艺》、《工差与配合》等专业书籍。
洪家光的努力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份让同学们羡慕的工作,他以第一名的毕业成绩进入到中航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工作,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,成为58车间的一名工人。
58车间是生产零部件的,对于刚出校门的洪家光来说,他想在工作单位大干一场,现实却是他每天在机器上重复着同样的动作,生产同样的零件。
在工作场所,洪家光既没有看到飞机,也没有看到发动机,每天面对的只是转动的机器和从里面出来的零件,他就在想,难道这就是自己的未来,这里与曾经的梦想也相差太远了,那么自己做这样的事情还有意义吗?
原本满腔热情的年轻人,此时有些茫然也是正常的心理反应。他的思想变化,很快被车间党支部书记和一位老师傅发现。
他们找洪家光谈心,让他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个个的零部件,哪怕只有一个出现小瑕疵,发动机就不能正常运转,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非常严重的。
飞机是由零件组成,而零件由车工来生产,因此每一个零件都很重要,而每一个车工更为重要,因为车工们必须要保证生产出来的零件能够安全使用。
当想明白了这一点,洪家光就不再纠结于工作的大小,他又恢复了往日的干劲。
即便自己是一个普通的车工,洪家光也想把工作做得出色、掌握精湛的技术,于是他便考虑拜师学艺。
沈阳发动机公司有一位孟宪新师傅,他的“高速切削内螺纹”技术首屈一指,无人能比。
孟师傅能实现每分钟1200转,并且无须反转退刀,其他技术熟练的师傅也只能开到600转。
而洪家光就更低了,最多开到300转,他曾试过多次,只要超过300转,他加工的零件就是废品,其他人与孟师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。
想跟孟师傅学习,存在两个问题,一是孟师傅不认识洪家光,人家愿不愿意教自己,另外两个人不在同一个车间,利用什么机会去学习。
洪家光便想了一个办法,每天只要干完自己的本职工作,就去孟师傅的车间,给其打下手,任劳任怨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孟师傅非常看好眼前这个小伙子,既干活勤快又喜欢琢磨技术,是个可造之材,便将自己的看家本领教于洪家光。
孟师傅确实没有看错人,洪家光凭借着聪明好学和勤奋努力,3个月时间就完全掌握了师傅的车刀磨削技术。
就这样,洪家光凭借着一股韧劲,以及诚恳的态度,先后拜了十几位师傅,学到了多种技能。
初显本领2002年春节前,沈阳发动机公司接到一项临时任务,加工某型号发动机核心叶片,这次任务非比寻常,它要求的加工精度很高,需要达到0.003毫米,而不能有丝毫偏差。
0.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,若要做出如此高精度的零件,必须使用金刚石滚轮技术才能完成。
整个公司只有刘师傅能操作,然而刘师傅正在住院,肯定不能让他带病工作,那么谁有能力来接此重任呢?
洪家光找到公司领导,提出愿意承担此任务,在他看来,以自己向多个师傅学习的技艺,可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叶片。
实际并非这么简单,洪家光起初做出来的零件,没有一个能符合要求的,但他不急不躁,反复试验,不断调整磨削方式。
为了全身心投入,他干脆搬到车间吃住,整整10天时间,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。
通过自己摸索,掌握了金刚石滚轮技术,加工出了高精度的叶片,准时完成了任务。
这一年洪家光才23岁,已经让厂里的老师傅们对他刮目相看,老师傅们还聚在一起感叹,他们未必能达到洪家光的某些技术。
一次,厂里的普通机床升级到数控设备,必须有工人先在一周内掌握设备的操作,不少人都觉得时间太短,很难达到。
厂里便将这项工作交给了洪家光,他丝毫没有犹豫就爽快地答应了,立即研究说明书和查找相关资料,然后试着操作,就是在7天内学会了操作数控设备。
洪家光就是这样,在工作上,始终都是迎难而上、从不退缩、不断钻研、提升技艺。
大显身手发动机就像是飞机的心脏,而叶片又像是发动机的心脏,发动机有近千个叶片,在高速运转时,每一个叶片都必须与叶盘精准对接,不能出现任何偏离。
然而,新一代发动机叶片磨削技术,多年以来只有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,这是他们的绝密技术,我国虽已做了研究,但一直未曾突破,可以说是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一块短板。
而这块短板影响极大,如果我国掌握不了此项技术,若想自主生产飞机,那几乎是不可能的,破解技术难关迫在眉睫。
洪家光,这位技校毕业的小伙再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他要带领团队,进行技术研发,攻下这个难题。
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,洪家光及其团队成员就从零开始做研发,他们仔细研究叶片的结构特点,然后查阅资料、请教专家,再一遍遍的做实验。
他们用了5年的时间,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进行了1500多次的试验,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终于被掌握了。
这项技术应用于实践后,使航空发动机的叶片质量大幅提升,得到了行内专家的高度认可,也为我国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提供了技术支持。
至此,西方航空发动机绝密技术被中国小伙攻克了,洪家光也因此得到国家奖励800万元。这个奖励看似不少,但与这项技术为国家带来的上亿价值相比,又是微不足道的。
这项技术,也让洪家光在2017年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不仅如此,他也是航空发动机领域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工人,当他与科学家们一同站在领奖台上时,他是工人们的骄傲。
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,激励着洪家光前进的步伐,他在技术上不断地突破,革新了200多项技术,还解决了300多个难题,为企业和国家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。
2022年,他荣获了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大国工匠奖,2024年初被授予“国家卓越工程师”称号。
洪家光从学徒成为工艺精湛的首席高级技师,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车工成为大国工匠,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写着不容易,他所获得的每一份荣誉都伴随着汗水。
在他的身上,人们再次看到了寒门能出贵子,取得卓越成就不在乎学历的高低、地位的贵贱,关键在人的不懈努力,这正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学习之处。
零件发动机洪家光叶片孟师傅发布于:广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整合海量公共数据,谷歌开源AI统计学专家DataGemma
下一篇:没有了